卫星是《文明6》信息时代的一种科技,人类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前苏联的史普尼克1号,于1957年10月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,下边就给大家带来“闪电冰狼”分享的文明6卫星的历史背景,大家可以来看一看。

卫星历史背景一览

卫星

所属:科技

时代:信息时代

注释:

人造卫星的想法来源于著名的牛顿“加农炮”思想实验。在此基础上,人类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前苏联的史普尼克1号(Sputnik 1),于1957年10月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。从这一刻开始,越来越多的卫星开始被发射进入地球轨道,与地球共舞。

人造卫星的轨道可以从轨道高度、倾斜度、轨道离心率和同步性等多种方面进行划分,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高度划分。卫星轨道高度由低至高分别为近地轨道(LEO)、中轨道(MEO)、地球同步轨道(GSO)和高轨道(HEO)。其中,GSO轨道高度(距地表)为35786千米。卫星在GSO上时其轨道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,即一个恒星日,并且方向亦与之一致。如果该轨道与地球赤道面重合,则此轨道为地球静止轨道(GEO)。因此,人们在地上看GEO上的卫星就像卫星静止不动了一样。

截止到2019年,地球轨道上一共还有大约1900个正常工作的卫星,而大多数卫星都在GSO上。

目前被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(ICG)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分别是:美国

标签:

免责声明: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站采集或用户投稿,网站不提供任何软件下载或自行开发的软件! 如有用户或公司发现本站内容信息存在侵权行为,请邮件告知! 858582#qq.com
白云城资源网 Copyright www.dyhadc.com

评论“《文明6》卫星历史背景一览”

暂无“《文明6》卫星历史背景一览”评论...

RTX 5090要首发 性能要翻倍!三星展示GDDR7显存

三星在GTC上展示了专为下一代游戏GPU设计的GDDR7内存。

首次推出的GDDR7内存模块密度为16GB,每个模块容量为2GB。其速度预设为32 Gbps(PAM3),但也可以降至28 Gbps,以提高产量和初始阶段的整体性能和成本效益。

据三星表示,GDDR7内存的能效将提高20%,同时工作电压仅为1.1V,低于标准的1.2V。通过采用更新的封装材料和优化的电路设计,使得在高速运行时的发热量降低,GDDR7的热阻比GDDR6降低了70%。